VTingyu 发表于 2016-1-11 15:16:54

采访:王左中右——用“变态字”讲故事

王左中右,80后,先后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国际新闻记者出身,后参与创建和管理朝日新闻中文网及其官方微博、曾在澎湃新闻就职。
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11/1452484471105081.jpg运营微博王左中右:http://weibo.com/weicombo
运营过微信账号:王左中右丨weixin,因不可抗拒因素,卒。
2015.11.2 开启新微信账号:王左中右丨iiiidea,卷土重来。

很多人认为王左中右是个迷,有的人甚至怀疑他的国籍,对此微互动决定给大家一篇访谈,以下为访谈内容:(部分回答略简短,若引起不适,请去他账号调戏)
关于“王左中右”Q1:你很少说你的真名,是要刻意保持神秘感吗?据了解王左中右是你儿子的名字,是不是真的?A:是真的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546785504.png
Q2:11月2号,你重新开了一个新的公众号,距离上一个公号被封快1年了,为什么隔这么久才重新注册新号呢?A:其实距离被封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主要忙于其他主职事物,同时之前微信生态我觉得可能不一定适合我的创作形式,所以一直没有重新开。现在重新开,一是因为微信的一些功能迭代(比如评论功能的推出),使得我的创作形式更容易生存;二是工作重心的变化,现在正在开始新的内容创业,这个号也属于创业的一部分。之前则都是属于业余时间打理。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572963607.png
Q3:这次重新开始公众号的目的是?当你更新之后大家疯狂转发,短时间内积累了不少粉丝,数据方便透露下嘛?A:目的即上一个回答。数据暂不方便透露。
Q4:你曾被大家称为"朝日君",后来创立了“字新闻”,包括笔名@王左中右,都非常有特色,造就一个成功的新媒体,“特色”这个要素你觉得应该占多少比重?(追问,除了特色,还需要哪些要素?)A:特色肯定是第一位的,就是以文字为基础做创意,没有特色,没有新鲜感,别人不会这么感兴趣。当然还需要一些要素支撑创意,比如思维、创意、在媒体行业积累的经验和素养,比如对新闻的敏感、对新闻的理解、平衡的把握、尺度的把握等。
Q5:你的公号叫iiiidea,简介是王左中右的“变态字”,你最想吸引哪一类的读者?(实际情况是?)A:说笼统一点是有文化的城市青年,这些人喜欢文化、喜欢艺术、喜欢创意,有知识、有涵养、有幽默感,喜欢特立独行、喜欢标新立异、不喜欢和别人不一样。世界情况也差不多。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09922206.png
Q6:你的“字新闻”推出后,有很多模仿者,你怎么看待模仿的人和公号?A:我有注意到一些模仿者,但还没有看到一个让我满意的。我对这种创意形式可能有比较深的理解和高的要求吧,坦白讲我觉得门槛还蛮高的,那种特殊的感觉的掌握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其实我满期待有这样一个人出现,这样我们可以合作,我也就不用那么累了:)
关于新媒体内容Q7:平时的创作,你比较喜欢关注**话题,也因此经常被删,以后还会继续涉及**话题吗?A:会继续涉及,但会注意尺度以及选题的选择,毕竟经历过一次封号,而且是一门生意,有合作伙伴的利益在,生存是第一位的。其实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出更出彩的东西。我认为这两者不矛盾,不是说只有触碰红线才能精彩,那其实是一种偷懒的捷径。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25113027.png
文章详情点击查看:http://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9586.html
Q8:你是怎么做到有那么多有趣的创意呢?A:其实也有些挺失败的,每次也会懊恼,总结经验,思考如何创新。因为任何一个新的形式都会面临用户审美疲劳的问题。所以需要不断的想创新的表达方式,以前从没用过的创意手法。比如我现在在思考以后如何让变态字动起来,而不只是静态图片。
Q9:你最满意的字是哪个或哪个系列?当时是怎么想到的?A:薄熙来事件的孤,个人比较喜欢,然后还有郭敬明那一期的字名人也挺喜欢。灵感这东西也不好说怎么想到的,就是当时思维运行出来这么个结果。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44282681.png郭敬明一期的名人名字部分图片: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52893228.png郭敬明需要细心才可以找到
Q10:微信上你喜欢先预告,第二天发内容,这样做是为了营造期待感嘛?A:是,因为目前是每周一更,所以可以提前预告。毕竟微信订阅号的打开率不是那么高,我是希望通过预告,可以让当天发布时的打开率更高点。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76607024.png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676321927.png
Q11:微博和微信平台,你喜欢哪个?A:两个都不错,生态、体质不一样,所以两个平台的内容包装也会不一样。微博我会侧重发短平快的东西,微信可能会稍微重一点。
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724951312.png不过我感觉微信的生态可能会稍微好一点,更平等,更利于优质内容的生存,一些细节的设置也更利于商业导入。微博的直观感受是,好内容不是那么容易冒出头,那里还是明星的天下,你创造再好的内容,也不如明星的一句问候,这多少会打击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
关于新媒体互动:Q12: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和粉丝互动?哪种效果最好?A:后台回复和微信群朋友圈等,效果都挺好,群里扯扯淡,发发红包,逛逛朋友圈给分析点点赞,聊聊天,都挺好玩儿。
Q13:你希望粉丝怎么评价你的微信号?A:最有创意的原创微信公号
关于新媒体营销Q14:现在也有很多商家投放广告,你选择广告的标准是什么?A:1、我喜欢这个品牌。2、尊重我对创意的理解与权威,不干涉我的创作。
Q15:怎么把广告和你的新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A:目前的一个套路是神转折文,这种文章主要通过3点来实现用户的自发传播:1、每一个变态字的创意;2,文案的风趣幽默;3、与广告的无缝对接。
Q16:推荐3个你喜欢的微信号吧。A:混子曰 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743495174.jpg顾爷 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749658490.jpg40秒http://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60108/1452248760341642.jpg
Q17:你希望将来的生活是怎样的?A:一种自由和积极并行的工作状态,随心所欲地创作并让作品让更多的人知晓,在此基础上,有足够的钱花,有足够的时间玩儿。
Q18:听说你的新书快上市了,能介绍一下书的内容是怎样的吗?A:我会把我所有的作品梳理一遍,选出最满意的作品出来,这些作品占一半左右,然后还会新创作另一半作品。但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作品合集,我还会给每一幅变态字配一段小文,或幽默、或犀利、或洞见。除了提供创意外,我希望这本书还能提供更多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建议。
Q19:最后和新媒体创业者说一句话。A:认清自己,不要浮躁,厚积薄发,发挥擅长,追求自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访:王左中右——用“变态字”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