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zjx 发表于 2012-7-9 17:09:41

妈妈对中日卡通片的选择见解

受众定位非常准确。日本的每一部卡通片的定位都非常准确。不仅准确地划分出年龄段,而且还要分为以男生为重点和以女生为重点的。如学龄前的男孩子、女孩子;小学低年级的男孩子、女孩子;小学高年级的男孩子、女孩子;初中男孩子、子孩子、高中生的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创作,开发相关的产品,如学龄前的男孩子喜欢“战斗”,便制作一些简单的故事和玩具,如《奥特曼》,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创作了《宠物小精灵》;为小学低年级的男孩子创作的《四驱兄弟》、《龙珠》、《铁胆火车侠》,为女孩子创作的《阿狸》,男女孩子都适合的《机器猫》、《数码宝贝》;为小学高年级男生创作的《柯南》,为女孩子创作的《濑户的花嫁》、《樱桃小丸子》、《百变小樱》,高中生可以看《全职猎人》、《灵棋王》、《火焰战士》等等。
由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的卡通片就进入了中国市场,看着日本卡通片长的的孩子已有近两代了,最大的独生子已有二十五、六岁了,于是针对这些成人,也就是二十五、六岁以下的中国人,日本的卡通片也没有放过,如最近在我国这类成年人中爱看《棋灵王》、《乱马二分之一》、电影版《柯南》。这几部片子的光盘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音像店卖得就很火。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即现在二十五、六的孩子长在三十五、六,四十五、六,五十五、六的时候,那时候,我国将是一个日本卡通片的王国,同时也会像日本一样,成为一个读图、看日本卡通片的时代,这不我在危言耸听,如果我们还在那里躺着回顾我们的有多少,现在有多少困难的话,不真正把自己的卡通片搞起来,再过二十年,日本卡通片冲击的将不再是我们的少儿卡通片的市场,而且是我们的电影、电视、图书出版、音像出版等等。
可以这么说,日本的每一部卡通片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而且,每个环节都是市场运作,真正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中国市场无孔不入。
规范性的语言。我们大部分人包括家长、教育家、出版家等都认为日本卡通是个读图的,尽是些“嘿!哈!杀!”之类的语言,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日本卡通片的语言相当规范,就是那些学龄前的卡通片,也很注重语言的规范和纯净。如适合学龄前儿童看的《火车侠》这部卡通片,除了些几句程式化的语言外,其它的语言都是书面语,口语较少,这些语言本身就能让孩子学习一种规范性的语言,在学习规范性语言的同时,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像这种适合学龄前的日本卡通片,一般是不出版图书的,与之配合的是玩具,而玩具的说明书很规范并带有逻辑性,孩子在组装玩肯时,学习的就是一种规范性语言。
卡通片(图书文字量大)传达的信息量多。与我们理解的日本卡通片(图书)恰恰相反,一般我们认为卡通片(包括图书)是读图的,文字量小,所孩子爱看。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相反的是,日本卡通片(图书)的文字量很大,而且用灵活的文字表现形式传达出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多的。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卡通片《机器猫》,是日本早期卡通片,那时还没有运用上电影的一些分镜头等技法,还比较平面,但是,它却是以一流的故事吸引孩子的,主要靠的是文字配图。随着卡通片的发展,日本的卡通片将能够利用的电影上的一些技法都运用在了卡通片,以增加卡通片的动感,吸引观众,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我国出版业极力模仿学习的日本卡通片。但是,日本的卡通片并不因此而减少文字量,相反,每个故事的文字量非常大,而且这此文字所传输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如目前在学生中流行的《柯南》,随便拿出一本来,就可以看出它的文字和图的份量一样重,甚至是文字超过图的,这就我们一些人认为日本是一流的故事的原因。一个故事中的重要信息都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仅凭画面表现的,这些文字有的叙述性的、有对话、有评论性的,有介绍性的,有时,一幅画面,就出现许多种文字形式。随便拿出一本日本漫画书,都有这个特点。而我们的一些卡通却正好相反,大量减少文字,使一个故事的信息量大为减少,而不能有效地与日本卡通进行竟争。仅举一个例子:随机取一本《名侦探柯南》(第五辑,第43本),总计200个页码,《卡通王》2004年第4期,260个页码,《少年漫画》2004年第3期,200个页码。这三本卡通都是32开本(《柯南》为小32开),《柯南》的文字是30000多字,《卡通王》的文字量是6000字,《少年漫画》的文字量不到5000字。日本卡通图书的文字量是我们的5-6倍之多。孩子们读图时,更喜欢读的是故事(即文字)。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卡通》创刊时,多以图为主,发行量一直没有上来,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刊增加文字量,加大故事性后,发行量才有了质的上升。反观我们的卡通片(图书)所包含信息量就少得可怜,如一集《小和尚》、《晋商》片长约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人物的动作重复、几乎没有几句台词,场景转换不多,这就造成我们的卡通片“动感”差,由于信息量省,看半天,就是那几个动作,所以看几集后,也就失去了观看的耐心。而日本卡通片则不然,人物的语言、动作、场景、分镜头等运用得非常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被吸引看完“这一集”,还想看下一集,这就是日本卡通的最基本的媚力所在。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这六年就看着日本的卡通片,玩着日本的玩具长大的(同时,也看些欧美的卡通片,说到这里,我自己都没有了自信心,中国的卡通片下面会讲到)。日本人达到了在输出其文化的同时,输出他的经济。同时,还有着更深一层的东西,怕也没人注意到,那就是,还有文化侵略的企图,这些潜在东西不时地出现在他们的卡通片中。所运用的手法也很隐蔽,就是把许多中国古代的故事或者传说或者现成品直接搬到他们的卡通片中,把中国的成语故事、古人的话,直接说成是日本的古人说的,做的极为自然,让不知历史的孩子还以这些都是日本的东西呢,久而久之,谁知道这是中国文明还是日本文明。如2004年4月5日《参考消息》刊登的日本作者米泽嘉博撰写的《日本卡通的昨天与今天》一文写到:“为什么日本的卡通片会如此繁花盛开,今天日本的卡通片会如此吸引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为卡通片提供原型的的漫画作品的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政风宪三、濑尾太郎等人就开始制作国产卡通片。战后,以东映动画公司的《白蛇传》为开端的影院版卡通片,因承袭了美国迪期尼的‘名著路线’而成功地走向世界。”这里,作者公然将我国传统神话故事《白蛇传》说成是日本的“名著”而被“普及”。另外,他们还将我国的神话故事《西游记》等也进行窜改。这些卡通片的的直接效果就是:不仅让孩子们深感不如日本,在日本的文化面前失去了自信心、自尊心。
精耕细作,连续开发。日本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部卡通片都非常“长”,即集数多。如《柯南》已有500多集,《奇博少年》100多集,《弹珠警察》100多集,《圣斗士星矢》300多集,在我国电视台里播出的日本卡通片每部都不少于100集。在长篇卡通片播出受到欢迎后,日本的卡通片的制作者更善于搞继续开发。如《名侦探柯南》热播后,制做者一边继续创作卡通片,一边将《柯南》转化成电影版、电视版、DVD版、VCD版、剧场版,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出版形式上都搞些新花样,即再赚上一笔;再如《奥特曼》播出后,见效果不错,制作者便在《奥特曼》的基础上,又创作出《杰克﹒奥特曼》、《雷殴﹒奥特曼》、《泰罗﹒奥特曼》、《艾斯﹒奥特曼》等奥特曼系列卡通片,这些“奥特曼”每部都不下100集,并配有光盘、图书,玩具,每一个奥特曼都有一个特别的“工具”,即玩具。仅一个什么奥特曼用的神光棒就60元一个!(这仅是在红桥批发市场的价格,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在买神光棒时对我说,阿姨,买吧,这个在我家那边的商场200多元呢,我特意从北四环来这里买)看看人家的卡通产品,都做到了消费者的骨头里了,真让我们汗颜。
9、产业带动事业。一次在朋友家里,见一大三学生看《化物语》。便问他有什么好看的。他道他喜欢学校的生活,这非常能现在的学校生活产生共鸣,而为什么我们的卡通片总是不能吸引孩子?
这里我不想再去重复我们以前的动画片有多么多么行,要发展我们的卡通存在的各种困难。因为,人家的东西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也不是在做慈善事业,都是商人,要嫌钱的,做为顾客,要花最少的钱卖最好的东西,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没有人因为这个东西是爱国者产的,就来买你的,如果这样,是不正常的,也不是长久的。所以,我不想和那些“我们的‘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爱国者们抬杠”,就国内近几年花大力气制作的一些卡通片,来具体说说中国卡通片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有的放矢,不致说一堆不痛不痒的套话、空话,谈到这些问题时,本人希望是本着讨论问题态度对之,没有恶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故事本身不适合儿童。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花大力气制作的《战国风云》。我花了180元买了一套光盘,儿子看了几集,便不再看了,逼着看也没用。动画片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故事比较好,人物形象也好,色彩运用的也比较精细。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能让孩子们像迷日本卡通片一样迷上它呢?同样作为大制作的《隋唐英雄传》也是一个道理是不适儿童看的;。目前北京动画频道正在播出的动画片《快乐东西》也是一样,形式是动画的,故事却是大人的,而我国的成人没有看动画片的习惯,所以这些故事本身不适合儿童。
2、受众对象的不确定。由于象《西游记》、《隋唐英雄传》、《玩伴猫耳娘》等故事是给大人看的,只是借助一些用现在眼光看来适和儿童的形式,这样就踩了两只船,内容是成人的,形式却山呼海啸的,成人不爱看;形式是上天入地的,内容却让孩子不接受,同时,这些成人故事中难免有些“暴力、色情、凶杀”内容,特别是《隋唐英雄传》中,有色情内容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相反,日本卡通片中却没有这些内容。这样,新瓶装旧酒,这样两头落空。
3、人物塑造类型化。怎么看《蓝猫》里的人物,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如鸡大婶就像唐僧、宋江、教师、阿姨等永远正确的及时雨;蓝猫则是李逵、程咬金、猪八戒或是总犯错误认不清大方向的什么队长之类的人物转世;而非非则像是个二丑人物。人物类型化的痕迹太浓,创作者没有真正地动脑筋创作,没有脱离“三突出”的套子;《黑猫警长》已有人做过相当精辟的分析,我认为,黑猫创作的骨子里没有摆脱“血统论”和“出身论”即,只要是猫就是好的,只要是老鼠就肯定要做坏事。所以,黑猫就成了永远正确的高大全,一只耳只要一出现就准干坏事,就得被消灭。虽然有的有点人性的东西,却又是成人社会的老生常谈,塑造的形象一点也不可爱,显得生硬而僵化。而且,一只耳们永远躲在黑暗的角落里,黑猫们永远英雄气概,阳光灿烂。不仅让人想起杨子荣和座山雕来。最近拍的《无敌浩克》虽说生活化一些,还不好不“生活”化的好。给孩子们看的东西,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而是将成人的东西、想当然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们,孩子们在选择不多的情况下,有总比没有强,还是看的,一旦有了选择权,就由不得你了。

Ryan1989_hust 发表于 2012-7-10 09:39:42

还是比较喜欢日本的动漫文化~{:0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妈妈对中日卡通片的选择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