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juan 发表于 2016-6-27 10:01:24

借力工业设计 为城市“点石成金”

我市加快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灰头土脸”的工业厂房“蜕变”为充满灵性的创意空间,这是工业设计“点石成金”的力量,也是龙山文创园的华丽“转身”。如今,行走在这里,说不定在那个转角转弯处,就能遇到世界顶级时尚设计大师,越来越多的创意产业奇迹在这里孵化诞生,这是我市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4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五大政策措施”的全面部署,加快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厦门深具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对台、环境、教育、务实等四大优势,提出了到2018年建成“工业设计之城”的宏伟蓝图。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孙怡 张琪

  A、推动平台建设

  为两岸设计师搭建舞台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工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相继出台许多指导意见及政策,我市也紧跟其后,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让我市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有章可循。通过加强对工业设计园区建设的统筹整合,联发华美空间、海西工业设计中心、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厦门市工业设计中心、厦门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等也相继建成,为工业设计发展搭建有效平台。同时,火炬工业设计园、集美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厦门市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厦门海峡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多个工业设计主题园区和中心正在建设。为避免“一窝蜂”现象,当前我市正努力做好统筹规划,致力于将园区建设与产业紧密结合,推动定制设计、个性设计,服务企业,满足消费。

  有了平台,还要搭建舞台。日前,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优秀工业设计作品展暨“冠捷杯”新视界工业设计大赛在我市启动,664件入围大奖赛的实物作品与概念作品悉数亮相,涉及电子信息、家居用品等方面。期间,两岸学生还混编参加利用废旧物品现场进行创意设计的“乐色宣言”活动。不少好创意在这迸发,台湾科技大学的学生李胤恺就将婴儿床的围栏,变成了一把椅子;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杜凯旋运用图像识别技术,让小朋友在纸上绘画的卡通人物“活”起来,再让卡通人物在电脑中进行游戏闯关……我市通过大赛,为两岸设计提供交流和切磋的舞台,使其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展会,也成为厦门市工业设计品牌赛事及城市展会新名片。

  B、激发创造激情

  拉近设计与消费的距离

  从普通食材的打印到食品,从人体扫描到量身裁衣,从陶泥打印到烧制成品,从个人喜好设计到实物呈现,让设计成为一种乐趣,通过平台建设展示及多样化的互动体验活动……3D打印互动体验平台带来了良好的设计体验。我市不断促进工业设计公益性平台建设,满足市民对工业设计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提高民众的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激情;促进产学研用的融合、转化和提升,除了目前比较前端的3D打印互动体验平台以外,还包括筹建厦门市工业设计博物馆、厦门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工业设计图书馆等。

  随着厦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设计师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人才流动大,工业设计产业产值、企业数量和设计水平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厦门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陈全志说,我们要力争设计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统计模型与计算公式,逐渐将工业设计的相关指标嵌入到企业的经济统计报表之中,以便政府部门对我市的工业设计发展、产业成本及人才流动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与统计,为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持。

  陈全志认为,我市要推动工业设计小镇建设,可借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杭州、贵州政府共筑良渚设计小镇的做法,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聚力、资本运作、价值管理”的运营模式和产业创新平台,引进海峡两岸优秀设计院校师生,大力培养设计新锐,拉近设计与制作的距离,拉近设计师、产品作者与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的距离,让工业设计人才快速成长,让设计佳品尽快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

  【链接】

  我市工业设计园区

  联发华美空间

  联发华美空间用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由联发集团在原华美卷烟厂的基础上投资改造而来的联发华美空间,以时尚设计中心为定位,与厦门市主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倡导产业“时尚服饰”紧密对接,是国家级闽台(厦门)文化产业试验园核心区,同时也是目前湖里区体量最大的花园式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入驻客户群涵盖了时装设计、演艺策划、艺术顾问、文化传媒等文创企业。2017年12月31日前入驻企业可享受租金补助和税收补助等优惠政策。

  龙山文创园

  龙山文创园打造特色创意中心,重点引进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等创意设计项目。打造对台文创交流中心,重点集聚台湾优秀文化创意企业、项目和人才,体现“台湾原创(生活创意)”和“高端设计”。

  海西工业设计中心

  海西工业设计中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完成,完成时约可容纳5000-6000人同时办公,其中园区一期一号楼于2015年10月开业。一号楼分5层,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同时办公,园区内设有公共会议室、商务洽谈室、多功能厅、展览厅、开放式流动办公空间、咖啡空间,已吸引30家知名企业入驻。

  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规划建有RQ众创空间、服务外包产业园、自贸创新园、海峡文创意库、两岸旅游电商产业园等一基地多园区,围绕O2O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高科技文化游乐、互联网农业及创新等五大行业板块。

  我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厦门市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中心、工业设计线上服务平台等三部分组成。设有6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场所,包括设计、展示、培训等配套设施,拥有3D打印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及500多台激光成型、低压灌注、真空覆膜、数控加工、真空镀膜等设备,成为厦门工业设计发展的有利支撑。目前中心已有16家企业、15家高校、6家设计机构入驻,线上平台为20000个设计师提供工业设计信息共享、咨询辅导、创业培训、资金筹措等服务。

  厦门海峡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中心致力于打造生产企业与设计机构、设计从业人员开展项目对接、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团结、联合我市工业设计和支持设计创新事业的各界人士,积极传播和普及工业设计先进理念,共同促进工业设计的推广、普及和发展;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中心,增强创新驱动力,推动工业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调动广大工业设计工作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市工业产品的“品种、品牌、品质”。

来源:厦门日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160627/201606/t20160627_4909740.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力工业设计 为城市“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