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用一品威客账号登录: 登录 立即注册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脱销 喜事也需冷思考

查看: 968 | 回复: 0  weike591 发表于 2012-10-12 16:10:42

  昨日,瑞典文学院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殊荣。一时间中国沸腾了,“莫言、诺贝尔奖”迅速成了热词。近日之前无人问,待到今昔万人捧可谓是莫言此时的写照了。的确,此前又有多少人知道莫言呢?

    “莫言得诺奖了,恭喜恭喜!当一个人斩获这么大的奖时,荣誉已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他代表的语言、民族和国家。祝贺莫言,祝贺中国!”“莫言早该得诺奖,王蒙、阎连科都该得。”“莫言获奖说明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世界关注。”此类声音不绝于耳,而他的作品更是一夜变成了畅销书,一天销售量超一年。

    众人的热捧,不止是庆祝莫言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座诺贝尔奖项,不少人认为这是说明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获世界关注。但是,也有不少**的声音,认为当中国、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这些词首次组句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为之鼓掌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人为地把莫言老师的个人荣誉的辐射度过于拉大却并非一件好事。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振奋的事件而陷入过度的兴奋之中,那样是不清醒不理性的表现,莫言获奖是个人获奖,我们这个时候也应该有个人与集体定义有别的意识。

  事实上,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受世界关注,至少这个受关注与否的问题应该由西方受众来回答,切不可自我感觉良好地臆断。其次,一个人的崛起并不代表一个圈子的崛起,一个文学家名扬海外,并不等于这个国家的文学就名扬海外,这与我们常说的一部分人的富裕不代表国家全民的富裕的逻辑是一样的。况且,近些年来中国还有这样的一个痼疾现象,在中国高校,与文学写作相关的专业诸如中文、汉语言文学等显得有些偏冷,目前,我们国人的文学阅读时间偏低,文学的阅读兴趣在全国来说还处于冬天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莫言获奖,喜事也需冷思考。而中国要想真正的崛起,就需要大国国民心态的崛起,需要对振奋人心的事情保持冷思考的意识。我们不能怀有极度自信与极度自卑的二元思维。例如,在以前中国每次在诺贝尔奖中败北的时候,部分国人显示的过度痛批不公和抱怨,然后一味地搬出诺贝尔奖来笑话自己的国家就是一种极度的自卑。现在,莫言老师获奖了,若又极度的夸大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便是一种极度的妄自尊大。在这两种极端的思维里徘徊是缺乏理智判断的体现,这不是我们国家崛起的正途心态。警惕诺奖文化自卑后的过度自大,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件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登录后回帖,可以用一品威客账号登录 登录 | 立即注册

一品微博
一品活动
2024线上私享会
2024.3.21,一品威客2024创业领袖线上私享会将火热开播。
新粉福利社
【新粉福利社】新用户最高可领Apple iPad
最新主题热门主题


回顶部
关注
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微信号:epweike
已经有超过10万小伙伴关注了!
更多精彩好玩的活动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加为关注

微博账号:一品威客网
更多精彩互动尽在一品官方微博
小编期待您的参与